常州是工业明星城市,近年来,在中以两国政府的推动下,常州市通过建设融合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中以常州创新园,引入以色列创新元素,提升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创新活力。在此背景下,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发展40年40人”之一、大疆无人机董事长李泽湘发起,2018年9月,常州市政府、常州大学与李泽湘教授企业集团共同创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20年11月,整体入驻中以常州创新园,学院更名为“机器人产业学院”;2021年5月,学院入选中国高教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6月,学院入选“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10月,国家发改委“全创改”揭榜挂帅任务载体---中以科创学院成立,将在机器人产业学院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将从各人才培养要素促进的角度提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学院成立近三年,接待国内外专家、领导交流访问70多批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本、硕一体化培养协议,与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签订全额奖学金硕士直录协议,享受香港科技大学CRC联培计划优先推荐权,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多家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学生学习,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常州大学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试验载体,学院依托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项目集聚效应所产生的丰富平台资源与潜在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中以创新园区、固立创新中心的科创平台及实验教学设施,通过人才共选、人才共育、人才共用,共同探索校、政、企协同培养新机制;创新性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探索实施进阶式项目引领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深入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实施“导师制、跨学科、小班化、项目化、国际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