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学院师生赴深圳东莞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为拓展学生视野、增强科研与实践能力,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于9月6日至8日组织学生赴深圳、东莞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学生党支部书记姚沁、党员教师虞晴带队,共有20位大一、大二学生参加。在为期两天的研学行程中,师生们先后来到深圳科创学院、大疆创新、东莞松山湖XbotPark总部及东莞固高园区,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创业孵化等方面的前沿探索。9月6日下午,研学团首先走进深圳科创学院,参观了运动康复与智能健康领域的多类创新产品,进一步了解了产业前沿的技术应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对“科技+医疗”的融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随后,研学团走进大疆创新,在21届优秀学长的引导和讲解下,近距离感受了无人机等尖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当晚,在深圳就业的三位学院25届优秀毕业生受邀与师生们交流,他们分别是现就职于大疆的李博威、就职于小米的苏星硕以及就职于深信服的郑龙。交流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学长们结合自身学习和职业经历一一解答,帮助大家解开了在学业和未来发展中的困惑,并给予了真挚的鼓励。这场面对面的交流让大家受益匪浅。9月7日上午,师生们来到东莞松山湖XbotPark总部。在这里,大家有幸

2025-09-12
...
学院师生赴理想汽车、纳恩博公司参观学习

为引导2025级新生深入了解智能制造与前沿科技产业,切身感受行业发展脉搏,明确未来学习方向,9月5日下午,常州大学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前往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第一站,师生们来到了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在企业展厅,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理想汽车的发展历边、核心技术与产品矩阵。从强大的增程器到带来极致舒适体验的零重力座椅和空气悬挂底盘,一系列创新成果让同学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核心技术与智能化配置有了系统性的认知。通过现场试坐体验,同学们更是直观感受到了卓越的工业设计与驾乘质感。随后的车间参观环节,同学们被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所震撼。在总装车间,国内领先的自动化车身转接输送系统与多轴机械臂精准高效地协同工作,自动完成底盘、车门及电池的安装工序。在整车检测线上,严苛的车辆颠簸、涉水等性能测试环节,向同学们清晰展示了顶尖制造企业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整个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现代工业变革为制造业带来的巨大进步。活动的第二站,新生们走进了全球智能短交通领域的领军企业——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向同学们系统展示了公司当前在售的核心产品,从智能电

2025-09-10
...
暑期直升机项目训练营圆满收官:师生协同攻关飞控电调核心技术

2025年7月7日至8月11日,由殷聪聪、朱梓悦、郭俊俊三位教师指导的暑期直升机项目训练营圆满完成。来自研一的9名学生分为飞控组(5人)与电调组(4人),在35天内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飞验证的全流程研发,成功实现FW450L直升机飞控的初步飞行验证,以及60A无刷电调的软硬件开发。在训练营准备阶段,殷聪聪与郭俊俊老师前往国内知名的无人直升机研发企业深圳市飞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就直升机飞控、电调的核心技术指标、具体教学内容和内容难度的设置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分析,并跟随技术人员参观生产线了解无人直升机的加工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在企业的探访情况,指导老师进一步为训练营整理了具体的教学内容,规划了详细的任务安排,为后续直升机训练营的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殷聪聪老师带领的飞控组以匿名开源飞控为基础,开展多维度技术攻关。7月7日开展了飞行原理、四旋翼与直升机差异、PID控制及姿态融合方法的教学,同步推进硬件搭建——贡玉田、蒋辰瑞安装调试台架并实现IIC读取IMU数据,王欣、袁艾完成防护网采购与PWM配置,杨昕彤掌握SBUS协议代码。至7月10日,团队已实现遥控器对无刷电机转速及舵机转

2025-09-08
...
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物流技术创意赛全国总决赛再创佳绩

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物流技术创意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22至24日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派出的两支代表队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创新能力,最终斩获一项全国一等奖(全国第三名)和一项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本届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众多高校的优秀学子,竞赛内容紧贴行业前沿,融合了机械设计、电气控制、智能视觉等多领域知识,对参赛团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的两支队伍凭借新颖的设计理念、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出色的系统实现,在比赛过程中屡获评委好评。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队伍在创新性与实用性方面表现突出,作品不仅实现了高效的物流作业功能,还在结构轻量化与智能控制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赢得了高校及企业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参赛工作,指导教师团队在赛前进行了系统化的培训与指导,参赛同学们通过数月的潜心打磨,不仅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也充分展现了常州大学“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此次佳绩的取得,不仅是对参赛学生努力的肯定,更体现了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未来,常州大

2025-08-26
学院风采
友情链接